时间:2022-07-28 11:28 来源:国际学校网
“21所”,是指2014年,上海市教委制定并发布了首批获准试点的“21所国际高中”。这些高中有一个“优势”就是:拥有双学籍,既有国内高中学籍又有国际化课程学籍,也就是所谓的“双轨教育”,支持国内国外双轨学习。
“21所”上海国际高中包含10所公办、10所民办、1所中外合作办学校。
21所国际高中学费参考
(学费资料整理自学校官网及网络媒体,仅作参考,学校排序不分先后,具体费用以学校实际为准)
其中,10所公办学校学费,每学年在4000元上下不等,没错甚至没有超出一万。
即便是民办国际化课程学校,比如世外、平和、协和双语、尚德、文来等,学费也仅处于10-15万区间。
“21所”几乎涵盖了大部分国际化课程,IBDP、A-Level、美高+AP,澳大利亚课程,甚至是日本、德国、意大利、荷兰等课程,选择面很广。
官方背书、老牌实力学校、双学籍、学费适中、课程选择多.......这些学校确实可以用“性价比很高”来形容了。
“21所”优势这么多?那我们都来试试呗!
且慢!对比其他类型的国际化学校,“21所”入学要求相对比较“传统”!
“21所”中,学费不过万的公办学校只招收上海生源,有的仅招外籍、港澳台学生,民办学校可以招收非本市生源。
户籍是一个门槛,考试是另一个门槛。
想要进入“21所”的学生,不管是外地生源还是上海生源,首先要参加学校举办的自主招生考试,即学校对外公布的开放日活动或招生说明会。
上海生源主要有两种达标线,提前招生录取的“最低控制分数线”,公办普通高中最低投档控制分数线。
非上海生源一般也要参加当地中考,达标线各个国际学校的要求各不相同,当然也会有少数学校不强制要求外地学生提供中考成绩,比如尚德、枫叶。
其他学费梯度的国际化学校同样有入学考,要求可能比统考、大考更严格,但综合来说,招生、入学政策还是比较灵活,除了学业成绩也会特别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特长,而学费不高的“21所”,在学术成绩方面有一定硬门槛!
想要进入类似于“21所”的国际化学校,家长和孩子要提前从初中甚至小学就开始考虑户籍可能性和学业计划了。
“21所”怎么报考?
报考要求
录取要求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牛津已向中国学生发出157枚offer,其中上海以50枚offer数领跑全国。
协和双语学校万源高中部2023-2024学年秋季高中将招收9年级75人,10年级50人,每班约25人,成绩优秀的学生可申请11年级插班。
东岸音乐实验学校的招生政策及相关项目中不存在任何对性别、种族、民族、残疾、宗教、性取向、性别认同和国籍的歧视。
北京市新英才学校2023年春季学期正式开设HKDSE课程,强势“扩路”,丰富多元升学路径!
北京王府校区创建于1996年,秉承“以德施教、育人为先、中西合璧、励志未来”的教育理念,以培养具有全球胜任力的精英复合型人才为使命。
北京中加学校美国部是威斯康星大学、北松高中和北京中加学校共同合作,针对优异中国学生联合开办的大学预备项目。
北京德威英国国际学校2023-2024学年入学申请已开放,个别年级仍可接收2022/23学年第二、第三学期入学申请。
广州南沙民心港人子弟学校已经公布了2023-2024学年招生详情,这是继上次民心插班政策以后,新学年第一次正式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