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计圈内人都听说上海最新一家国际学校99名学生入学成难题的新闻了吧,我比较纳闷的是,网上国际学校择校标准攻略一大篇,可仍时不时听到有很多家长及学生在择校这条路上纠结得不行。即便后来选择了A校,估计心里念着B校好的也不在少数。
先来给大家总结一下国际学校择校标准都有哪些标准,不一样的声,也许会吓到你,没关系,小编今天就不是来附和大家意见的。
随便一搜,主流媒体文章都会出来下面几大标准,在我看来有很多其实属于鸡肋标准,可比性不大,不信,你且随我来看:
1.师资团队/师生比例
一般来说,国际学校的高学费已决定其师资团队必定是花了重金请来的老师,外教也好,中教也罢,砸了那么多钱进去的,校方也不敢随便请几个培训机构老师进来的,况且有越来越严的外教招聘政策在那儿把着,无教师资格证及相关教学工作经验的现在已很难进来这个门。
再论师生比例,一般再高也不会超过1:20这个比例,最多也就在此比例上下浮动,各国际学校其实都差不多,那还有师生比例1:1的呢(当然这更多涉及学生DP选课因素,一般学校不会傻到给学生来个类似VIP私人全日制辅导班),学生选课人数少,不一定就是好事,虽然师生比例看上去好听了,可如果你以这个标准去择校,其实还真挺无意义的。
2. 办学资质
这个嘛,除却新兴招生的学校外,一般有个几年办学经验的国际学校,没办学资质的也已经拿下资质了(各中原因你猜)。与择校标准更为密切的,个人觉得倒是要好好了解一下学校及校董会成员或与其合作方良性互动程度。喏,前两天上海那学校不就是鲜明例子吗?
别以为学校校长掌握着学校所有的生杀大权,毕竟肯完全放权的还是少数。校董/校监或合作方与校长闹矛盾的故事,在各国际学校圈里,如果真要写的话,也可以是另一部《延禧攻略》了
很多学校标榜自己是非盈利组织,其实不一定。不是每个都像田家炳老先生那么时刻闪耀着人性光辉,很多校董还是希望可以看到切实盈利的。这样一来,很多时候,学校再投入及产出比就会有矛盾。
所以,花点时间多了解一下校董会成员背景,学术背景强的和一群全是商人运作下的毕竟还是会有很大区别。而这个,可能很多家长都会忽略。
3. 择校情况
所有人都会看中这个吧,可我想先给你一道选择题:
a. A校毕业生中有一个考取了哈佛,但其他毕业生录取学校都很一般
b. B校毕业生没有考取哈佛的,但普遍都进了全世界学校500强,不乏小而美大学
问题来了,你觉得哪个学校好?头脑一热的可能会选A,愿意多加思考一番的可能会选B,但事实是如果放到现实的国际学校里来,A校估计一定会瞬间名声大噪,除了家长的“wow学校情结”外,学校自身拼了命的宣传及推动也是一股大势力,此时想进A校的家长及学生势必大幅增加,我还听说有学校趁此顺势大幅提高学费了的呢。
选择题与现实的脱节,还是应了那句话“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太多人承认小而美学校的美好,可轮到自身,还是很多不愿身体力行。毕竟,学校嘛,一说大家就都知道了,小而美,还得费老大劲解释。再说,一解释得多,自己也容易心虚不是?
4. 国际课程
这个你主要看自家孩子到底想去哪国留学就可以了。IB,A-Level, AP, IGCSE等等,中国现在国际学校里主流大头是IB,很多国家都是接受的,其他课程的适应性相对窄很多。换言之,大部分学校都会尽可能申请通过IB组织授权,再辅以开设AP, A-level等一种或两种课程。所以,你说你拿这个去作为一择校标准,其实又是没有什么可比性了。
5. 校园设施
这年头,用校园设施去比各国际学校孰优孰劣的,简直就太肤浅了!各学校,尤其是新学校,硬件一个比一个厉害,你如果光看这些外表的东西,那可能对择校有害而无利,当然,也不是说完全不考虑这个因素。只要是家长,都想让孩子的学习环境尽可能优化,人之常情。但这里面,有家长的虚荣心作祟,有时亦会不可避免带来或助长孩子与同龄人的攀比心理。
真要比硬件,国内现在别说国际学校了,很多本地学校都比国外学校硬件强上好几倍,可这并不能就此证明我们的教育就是走在别人前面了。我的建议是硬件要看,软件更值得好好考察。教室可以配备上最新的科技设备,但教室里面本身的布置,学生作业的展示,各学习功能区的划分,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等等才是真亮点。
6. 社团活动/学校社区活动
大家也许会问,那还有没有一条是可以肯定的,嗯,就这第六条,可以的。国际学校学生自发组织的社团活动,其丰富程度,其实可以很大程度上体现出学校的多元化及开放性,与学校社区(包括教师,学校领导,家长,校董等各方面)对学生的支持密不可分。
另一方面,学校社区公开举办的各种活动,比如音乐会,义卖会,游园会,等等,参与人数越多,活动越丰富,赞助方越多,都可以很好映射出该学校社区凝聚力及家长圈影响力。
7. 其他(办学理念,距离远近等)
这个包括离家距离远近,学校办学历史,办学理念等等,我个人觉得普适性不强,就一并归总到其他类标准了。有没有让你大跌眼镜?别急,先说这个离家远近,离家近当然最好,但如果学校超棒,离家远会是一个大问题吗?实在不济,还有校车这条路啊。
再来说办学历史,历史悠久当然也算亮点,但很多资深老牌国际学校(现很多被要求更名为外籍人员子女学校),一般招生都只招外籍学生的,狠一点的,还要求至少父母有一方也是外籍才有资格申请。这种情况下,已经堵死很多家长学生的路了。想申请都没资格,那就得看新兴的国际学校了啊,你拿这个历史标准去择校其实不太行得通。而且,新学校不一定就比老牌学校差,“青出于蓝胜于蓝”的例子也不在少数。
最后讲一下办学理念(此处泛指学校使命,哲学,愿景等等),虽明知这里可能会引起巨大争议。各学校办学理念,其实是很多国际学校拿来标榜自己办学特色的王牌指标,也是校方最喜拿来面试家长及学生的问题之一。
不时会听到各学校招生官中广为流传的一句话,“办学理念不一致,家长学生再好,也是要不得的。”这个理念,其实关乎教育情怀。这个不重要吗?不,相反,我觉得非常重要,但因为它太重要了,各学校都不断标榜,真到了家长学生这边,你靠办学理念去区分各学校,很多时候真挺难的。
大家可以随便搜索几个学校官网,对比一下各学校使命,愿景之类的,很容易就出来一些大同小异的关键词,比如国际化,国际情怀,挑战,责任感,立足中国,扎根中国文化之类的。你能借此给各校做个关键分类吗?我觉得很难。
办学理念至关重要,它直指学校运作的各个方面,但如果给到家长学生的择校标准,太过抽象,也太过宏观,真要以此为标准考察,且考察得彻底,其实已经或者应该具体囊括刚才所批判的那些标准的对立面可能更好。否则,所谓的办学理念,更多会停留在口号的那一层面,继续跟我们玩着玄乎的文字游戏。
免责声明: 1. 为方便家长更好的阅读和理解,该页面关于学校信息描述可能采用了学校视角,描述中涉及的“我”、“我们”、“我校”等第一人称指代学校本身。并不代表远播公司或其观点;2. 此网页内容目的在于提供信息参考,来源于网络公开内容,具体以学校官方发布为主;3. 若素材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我们:2787266480@qq.com。
2025年9月秋季开学,很多初二初三和高中在读学生家长来为孩子了解深圳国际高中。 深圳国际高中顾名思义,就是带有国际化性质的高中,一般是计划留学家庭的选择。 国际高中课程比
01、广州民心港人子弟学校 G1-G11,DSE、A-Level课程 广州南沙民心港人子弟学校是国内一所非营利性质的港人子弟学校。 学校「一条龙」办学模式,为十二年一贯制,提供小学、初中、高
学校简介 深圳市枫叶学校隶属于中国枫叶教育集团。学校秉承枫叶中西教育优化结合,实施素质教育的办学理念,致力于履行不分种族、肤色、国籍,为所有受教育者提供一流教育服务
深圳为明学校国际部(原北大附中深圳南山分校国际部)于2011年开始办学招生,至今已有十多年办学历史,属于老牌国际学校,位于深圳宝安区,在读大多是有出国留学计划的学生。 该校
在深圳教育多元化发展的浪潮中,罗湖区凭借其独特的区位优势与丰厚的文化积淀,汇聚了一批各具特色的国际学校,为不同求学需求的孩子提供了多样化的成长路径。无论是追求学术
深圳龙华区地处深圳市地理中心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中轴,区位优势显著,交通便利,东接龙岗,南邻福田、罗湖与南山,西连宝安,北接东莞与光明。近年来,随着国际教育需求的增
深圳市龙华区博恒实验学校橘郡国际课程中心 ,即深圳橘郡美高,是由美国加州橘郡国际教育发展署发起的全球性连锁学校。 深圳橘郡获得多项国际知名认证,包括但不限于:美国大
学校背景 深圳曼彻斯通城堡外籍人员子女学校(以下简称:曼校),是英国知名私立学校曼彻斯通城堡学校(Merchiston Castle School )授权认证的首间海外分校,这所学校源自始建于1833年,距今
预约咨询
电话咨询
手机版
院校库手机版